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说“浩虽废黜夷神委命雅咏不辍虽家人不见
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说:“浩虽废黜,夷神委命,雅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外生韩伯始随至徙所,周年还都。浩素爱之,送至水侧,乃咏曹颜远诗曰:‘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史书记载“其悲见于外者,唯此一事而已”。“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他被废为庶人后体认到了世态的炎凉,在自己喜爱的外甥面前泣下沾襟。但他平时能镇定自持,仍然“夷神委命”,照样“雅咏不辍”,即使家人也听不到他唉声叹气,所以孝标怀疑“咄咄怪事”云云的真实性,“书空、去梯之言,未必皆实也”。
从人生的大喜堕入人生的大悲,对空书“咄咄怪事”即便不是历史的真实,也符合殷浩性格及境遇的真实。这里我们倒想追问一下:殷浩兵败许昌算不算“咄咄怪事”?
谁都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他麾下的部队又是临时纠合,谢尚部下的叛将又临阵倒戈,在这种情况下谁都可能一败涂地,何况殷浩此前只在纸上谈兵。“人各有所长”的另一面,就是“人各有所短”。《晋书》本传说他“夷旷有余,经纶不足。舍长任短,功亏名辱”,史家对他优缺点的评价冷静客观。殷浩误以为在清谈席上善于唇枪舌剑,在战场上必定也勇于冲锋陷阵。《三国志》称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句话移来评殷浩更为贴切。要么殷浩不清楚自己的所长与所短,要么殷浩不懂得如何扬长避短,他领兵北伐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大败而逃实属正常,凯旋就有点反常——殷浩同意这个说法吗?
王长史与刘真长别后相见,王谓刘曰:“卿更长进。”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
文中的主角“刘真长”即刘惔,另一位“王长史”即王濛,濛曾官至司徒左长史。刘惔为当朝驸马,王濛为前朝国丈,他们二人同为东晋外戚,同为东晋显贵兼名士,所以时人总将他们二人并称为“王刘”或“刘王”。《晋书·王濛传》说:“时人以惔方荀奉倩,濛比袁曜卿,凡称风流者,举濛、惔为宗焉。”
- 90%以上的简历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图]
- 证监会怎么考进去[图]
- 排版设计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word排版如何将内容自动编号?[图]
- 物业管理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对于应届生来说,五险一金真的很重要吗?[图]
- 前十份工作要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图]
- 服用川木香有效的药用价值健康[图]
- 给宝宝喂药的十种错误[图]
- 产后妈妈,学习喂养宝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