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诡(ɡuǐ)即欺诈对于第二种指责的解释我相信你们所指责的因
欺诡(ɡuǐ):即欺诈。
对于第二种指责的解释:我相信你们所指责的因果报应之说,这报应就像影子跟随形体、回响伴着声音一样;我所耳闻目睹的这类事情,已经有很多了,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诚心不够,缘分不到,报应的时间可能会较迟,但最终还是会得到报应的。一个人是行善还是行恶,注定了他是招致灾祸还是获得福报。九流百家各个学派都认同这一说法,难道只有佛教典籍是虚假骗人的么?项橐、颜回的短命早死,伯夷、原宪的忍饥受冻,盗跖、庄蹻的幸福长寿,齐景公、桓魋的富足强大,若把这些看成是他们的前身积下的祸福,报应在后人身上,这就可以讲得通了。如果因为做了好事而偶然招致灾祸,做坏事之后又意外得到好处,从而产生怨恨责怪之心,认为因果报应是欺骗人的说法,这也就是认为尧、舜的事迹都是虚假的,周公、孔子的学说也是不可信的。那么又要相信什么,依靠什么信念来立身处世呢?
释三曰:开辟已来,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悉责其精洁乎?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说;若睹凡僧流俗,便生非毁。且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俗僧之学经律,何异士人之学《诗》、《礼》?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以经律之禁,格出家之辈,而独责无犯哉?且阙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供养乎?其于戒行,自当有犯。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精洁:精粹纯洁。
阙行:道德修养上有过错。
法服:僧、道所穿的法衣。
斋讲:宣讲佛法的集会。诵持:诵念经文并持守之。
白衣:指俗家人。佛教徒因为身着缁衣,所以称俗家为“白衣”。
对于第三种指责的解释: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坏人多而好人少,怎么可以要求每一个僧尼都是清白的好人呢?看见名僧高尚的德行,都放在一旁不说;只要见到了凡庸僧人伤风败俗,就指责非议谤毁。况且接受教育的人不勤勉,难道是教育者的过错?凡庸僧尼学习佛经,跟士人学习《诗经》、《礼记》有什么两样?用《诗经》、《礼记》中所要求的标准去衡量朝廷中的大臣官员,大概没有几个是符合标准的;用佛经的戒律衡量出家人,怎能唯独要求他们一点也不违犯戒律呢?品德很差的官员,尚且依然能获取高官厚禄;犯了禁律的僧尼,坐享供养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对于所规定的戒律规范,人们难免会有所违犯。出家人一披上法衣,就算加入了僧侣的行业,一年到头所做的事情,就是吃斋念佛,诵经修行,与世俗之人的德行修养相比,其高低深浅的差距远胜过高山与深海。
释四曰: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若能诚孝在心,仁惠为本,须达、流水,不必剃落须发;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皆由为政不能节之,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穑,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抑又论之: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身计国谋,不可两遂。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隐有让王辞相避世山林;安可计其赋役,以为罪人?若能偕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世,禳佉之国,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须达:又称“须达多”,梵语sudatta的音译,意译为“善与”、“善给”、“善授”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后皈依佛陀。与祇陀太子共同施佛精舍,称祇树给孤独园。流水:即流水长者。
黔(qián)首:古代称平民、老百姓。
道场:佛寺。
禳佉(ránɡqū):梵语。印度古代神话中的国王名,即转轮王。也写作“儴佉”、“蠰佉”。《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其国尔时有转轮圣王名儴佉,有四种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 90%以上的简历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图]
- 证监会怎么考进去[图]
- 排版设计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word排版如何将内容自动编号?[图]
- 物业管理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对于应届生来说,五险一金真的很重要吗?[图]
- 前十份工作要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图]
- 服用川木香有效的药用价值健康[图]
- 给宝宝喂药的十种错误[图]
- 产后妈妈,学习喂养宝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