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吾家后此亭而亭
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亭前石台,猎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敬亭诸山,箕踞麓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
筠芝亭:作者叔祖张懋之所建,在绍兴卧龙山下。据祁彪佳《越中园亭记》记载:“卧龙山之右巅,有城隍庙,即古蓬莱阁。折而下,孤松兀立,古木纷披,张懋之先生构亭曰筠芝,楼曰霞外。南眺越山,明秀独绝。亭之右为啸阁,以望落霞晚照,恍若置身天际,非复一丘一壑之胜已也。主人自叙其园,有内景十二、外景七、小景六,其犹子张宗之各咏一绝记之。”
滃(wěng)滃翳(yì)翳:云气升腾、烟云弥漫的样子。
磴(dèng):石头台阶。
偻(lǚ):弯曲。
幢(chuáng):一种仪仗用的旗帜。
葆羽:以鸟羽为饰物、供仪仗用的华盖。
癸丑:万历四十一年(1613)。
垣:围墙。
繁华的好处,人人理解,简约的妙处,未必个个明白。只要营构得当,恰到好处,一亭足矣。
砎园
砎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
寿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则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公池,人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龙山蚭,三折就之,而水不之顾。人称砎园能用水,而卒得水力焉。
大父在日,园极华缛。有二老盘旋其中,一老曰:“竟是蓬莱阆苑了也。”一老咈之曰:“个边那有这样?”
砎园:作者祖父张汝霖晚年所筑,据祁彪佳《越中名园记》记载:“张肃之先生晚年筑室于龙山之旁,而开园其左。有鲈香亭,临王公池上,凭窗眺望,收拾龙山之胜殆尽。寿花堂、霞爽轩、酣漱阁皆在水石萦回、花木映带处。”砎(jiè):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