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杨士奇曾任翰林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初
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杨士奇:曾任翰林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初入内阁,经宣宗至英宗朝长期辅政。杨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历仕仁宗、宣宗、英宗三朝。
蹇(jiǎn)义:字义之,官至少师,历仕五朝,熟悉典章制度。夏元吉:字惟哲,官至户部尚书,历仕五朝,主持财政二十七年。
閟(bì):关闭。
本朝皇帝寿辰、元旦、冬至等大朝会,在奉天殿举行,这就相当于古代的正朝;而平日在奉天门设朝,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外朝;然而唯独缺少内朝。其实内朝并不缺少,在华盖、谨身、武英等殿举行的朝会,难道不是古代内朝的遗制吗?洪武年间,像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像杨士奇、杨荣等大臣,每日侍奉在皇帝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人,常在便殿启奏政事或回答皇帝的询问。在那时,难道有上下阻隔的弊病吗?现在内朝还没有恢复,皇上驾临平常的朝会后,大臣就进见无门了,三座殿高大幽深,很少有人能够看见殿内情况,因而君臣上下思想堵塞,难以沟通,国家的弊病由此越积越多。孝宗皇帝晚年时,对这一问题深有感慨,多次在便殿召见大臣商议政事。正待有所作为时,他便去世了,天下百姓无福看到天下大治的美好光景,臣民至今还引以为憾。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刬近世壅隔之弊33。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33。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33。陛下虽深居九重33,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33,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刬(chǎn):同“铲”。
台谏:台官和谏官。台官,指掌纠劾百官的御史台官员;谏官,指谏议大夫、给事中等。
自尽:详尽陈述自己的意见。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罔:不。
从远处来说,愿陛下效法圣明的祖先,近一点说,要效法孝宗皇帝,全部铲除近世以来上下阻隔的所有弊病。除平时朝会之外,再到文华、武英二殿设立朝会,以效法古代内朝之制。大臣们每隔三天或者五天进宫请安一次,侍从与台官、谏官各一员轮流上殿奏事或回答皇上的咨询。各部有事请示裁决,皇上就根据掌握的情况裁决它;有些难以裁决的,就与大臣们当面商量。还应不定期接见群臣,凡是谢恩、告辞、觐见一类的公务,有关官员都可以上殿陈述启奏。皇上虚心询问他们,和颜悦色地引导他们,这样,人人都能够畅所欲言。皇上虽然深居九重内宫,但天下事情都能鲜明地全部展现在眼前。外朝制度是用来端正君臣上下之分的,内朝制度是用来沟通远近情况的。如果这样做的话,难道还会发生近世上下隔绝的弊病吗?尧和舜时,人们歌颂帝王耳聪目明,好的意见不会埋没,偏僻的地方也没有被弃置的人才,也不过像我上面所说的这样罢了。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馀姚(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后任刑部侍郎、兵部主事,因触怒宦官被贬到贵州当龙场驿丞,后来宦官被杀,又当了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是明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关于“心外无物”的哲学和“致良知”的认识论在后世影响很大。他在文字上颇下功夫,语言自然清新,主题明白豁朗。
尊经阁记